旧版本

WORLDWIDE

STRATEGIC SOLUTIONS

新闻中心
行业动态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为游子缝补身上衣武大有一群“针线阿姨”
来源:ballbet贝博在线 作者:BB贝博ballbet网页登录时间:2024-09-20 12:15:42 浏览:2

  5月28日,武汉大学梅园4/5舍,身着工作服的陈秀伦坐在缝纫机前,仔细给一件男士翻领上衣缝拉链。工作台上,各色纺线、缝衣针、纽扣、拉链等工具整齐排开,旁边的简易衣架上挂着几件套头衫、衬衣、卫衣,陈秀伦略带骄傲地说:“这些都是我缝补好的学生衣服。”

  陈秀伦是武汉大学“爱心缝补驿站”的一员,在宿教中心组织的缝补活动中,她和18位宿舍管理员一同为学生提供衣物免费缝补服务。团队中既有50多岁的“阿姨”,也有“90后”姐姐。针线交织中,这群离学生最近的群体,将关怀缝进游子衣。

  在成为武汉大学宿管阿姨以前,陈秀伦是一名专业裁缝,能“将一块布变成一件衣”,尤其擅长中式旗袍、西式礼服等女装。2021年,她“入住”武大,随身带的行李不多,其中就包括一个用了多年的针线包。

  “阿姨,您知道学校哪里可以缝衣服吗?”入职后不久,一个拿着一套裙装的女孩找到陈秀伦。被问到这一句,陈秀伦眼睛一亮,“你这算是找对人了!”

  陈阿姨会缝衣服的事儿在学生中传开,从那以后,几乎每天都有学生来求助。从缝扣子、缝破洞,到裤子收腰、袖子改长短,陈秀伦工作之余的空闲时间,被孩子们的订单填满。

  “这么一件简单的小事,对孩子们竟然这么重要。”从送来的衣裤中,她看到学生求学不易。起球的秋衣,开线的运动裤,破洞的书包……无论多旧,她都用心缝好,“都说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我当自己是他们的临时妈妈,让他们穿得暖暖的”。

  今年冬天,有男生拿着破洞的羽绒服找来。羽绒服修补难度大,原本工期可能需要两天,当时气温只有几摄氏度,看着孩子身上穿着从室友那借来的外套,陈秀伦那晚熬到12点,把衣服补好,第二天一早送到学生宿舍。

  学生知道陈阿姨技术了得,需求也变多了。答辩、应聘的西服,上台演奏的礼服,甚至出了问题的实验工具,都送到陈秀伦这儿,请她施展“针法”。2023年9月,因为缝补的工作量越来越大,武大宿教中心专门为陈秀伦开了一间爱心缝补工作室。陈秀伦每天都要缝补15件衣服以上,每件衣服的周期不会超过两天。

  在工作室的墙上,贴着几张便利贴,学生们手写着:“谢谢陈阿姨!”“您辛苦了!”还有学生在毕业前为陈秀伦写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,信里写道:“是您伸手帮忙,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,感谢您的无私奉献和数年如一日像家长般的关怀。”

  “学生们说,陈阿姨,我要毕业了,没什么东西送你,所以写了一封感谢信。”陈秀伦把信拍成照片存在手机里,“有时翻出来看看,就像我自己的孩子写的,很温暖”。

  湖滨14舍管理员刘琳来武大刚满两年。她记得,刚入职不久,学生们就开始军训。由于训练量太大,学生们的军训服扣子总会松掉脱落。“我看到之后说,哎呀孩子们,扣子掉了找阿姨呀!这话一说,当天就缝了十来条。”

  线不够,刘琳下班后到五元店补货,各色线头买一堆。边说着,她边打开值班室的柜子,搬出一个草编篓,里面放着各式各样的彩线和不同规格的剪刀、缝衣针。

  刘琳的女儿也在武汉上大学,对她来说,宿舍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。她性格开朗,学生们喜欢和她聊天,分手了、考砸了、找工作不顺心,刘琳的值班室是学生们倾诉心事的“知心小屋”。冬天分享烤红薯,夏天一起切西瓜,有时还有学生特地送来的一小块生日蛋糕,“我想让学生们知道,宿管阿姨是可依靠的,有困难,找阿姨”。

  今年4月,武汉大学宿教中心举办“爱心缝补活动”,从中心各项目部召集了包括陈阿姨和刘阿姨在内的19位宿管阿姨,为学生开展集中缝补,活动第一天就收到130多件衣服。武大还以活动为契机,在珞珈山街道、工学部社区妇联的指导下成立“针”情“珈”园爱心缝补妇女小组,号召更多阿姨加入,并定期开展集中缝补活动。

  “之前我只会简单的缝扣子,现在我每天都会看教针线活的短视频,学会了隐藏收边、无痕补洞。”刘琳说,缝补小组成立后,阿姨们可以在一起交流学习缝补技术了。据悉,武汉大学后勤服务集团还正在筹备面向学生的缝补收纳课程,通过劳动实践课引导学生们提升生活技能。